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举办第五届中医学术活动周
2020
08/28
来源:
8月25日,“向屠呦呦学习,弘扬青蒿素精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第五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开幕。本次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分“第12期欹厅讲坛”“第二届痰瘀互结基础与临床学术交流会暨朱良春疑难杂症诊治经验专题学术交流会”“病证结合创新研究”“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等四个模块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欹厅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创建的学术争鸣场所,仿照古代书院模式,旨在围绕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热点、难点、要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的研讨。作为学术活动周的第一场,第12期欹厅讲坛主题为“新冠肺炎病因病机与疫病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本期重点讨论的焦点是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以及新发传染病病因病机创新方法问题。
鉴于防控疫情的需要,讲坛采取网络线上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讨论。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四川、重庆等全国各地近30位专家参与研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齐文升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苗青主任医师分别作了“新冠肺炎病因病机探讨”“COVID-19的中医病机演变”主题演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主任医师、中国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于智敏研究员分别作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的思考”“新发传染病中医基本问题研究”主题演讲。与会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王融冰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院史锁芳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雷根平主任医师、湖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巴元明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院李延萍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杨爱东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春光教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乔树斌主任医师等专家,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孟庆云研究员、潘桂娟研究员、胡镜清研究员、徐世杰研究员、陈小野研究员、杨威研究员、陈曦副研究员等就四位主讲人的内容并对疫病的历史源流、伤寒与温病的异同、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认知、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方案病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与发言。经过研讨,专家普遍认为:新冠肺炎病因主要是疫毒,病位在太阴肺脾,病性类似湿。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胡镜清表示,本次讲坛达到了既定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对新冠肺炎中医病因病机及相关中医理论认知,为今后防治新发疫病提供了坚实的中医理论支撑。讲坛倡议设立科研专项,促进中医理论研究专家与一线临床实践人员携手,持久开展新发传染病中医防治的理论研究。与会专家对疫病的中医理论认知、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及疫病理论创新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对新发传染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2016年以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已连续举办5次中医理论学术周活动,就中医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全国范围内的相关专家进行研讨。通过历届学术周活动,扩大了中医理论研究的学术影响,已经成为中医理论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业界反应良好。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刘理想)
责任编辑:姜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