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
中医药发展进入快车道 科学抗疫成绩满满
2020
08/26
来源:
当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在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我国向伊朗、意大利、马来西亚、英国、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捐赠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协助当地抗击疫情,中医药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
2020北京健康大会邀请众多中医药研究者和医生,共同围绕中医药防治新冠助力全球健康的话题展开探讨。
小药材发挥大作用,中医药也有科学价值
曾经有人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对传统的中医药疗效、副作用不明等问题提出质疑。但从中医药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来看,中医药并不是纯经验主义地盲目应用。
麻黄、薄荷、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杏仁、鱼腥草等常见的小药材,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据吴以岭透露,莲花清瘟早在2009年流感期间发挥了积极的防控作用。但在疫情前期阶段,仍然无法确定其是否有效。“我们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三方面试验莲花清瘟的效果,中药不仅仅是应用,还要找实验证据、临床证据,这样才能使中药的科学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吴以岭院士在院士论坛上为中医药正名。据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的概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除此之外,专家们针对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颗粒、血必净进行了筛选,推出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成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的中成药都对新冠肺炎或多或少有作用。
中西协同,发挥最大疗效
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显著特征。西医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中医以经脉学为基础,以中药、针灸、拔罐等方式为手段。二者治病依据不同、手段不同,两者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各有所长。
中国在这场长期抗“疫”中表现得可圈可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中国现有确诊人数仅为1133人,而全球确诊人数就超过791万人,这份战绩离不开中医和西医的协同作用。“完全可以用中医药治疗轻型和普通型病患,但也需要中西医结合,因为对于轻症和普通型病患,我们也要有CT、呼吸机支持和准备还有药物,这样治疗才有底气。”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分享的时候多次强调了中西医共同发挥作用的重要性。
据他介绍,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康复期的患者以中医治疗为主,微重症的患者采用包括汤药、按摩、针灸、太极等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而重症的患者采取“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治疗方式。
在这场战“疫”中,中医药治疗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这份凝聚了中华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的财富值得世人保护与继承。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根本出路。没有传承,创新就没有了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止步不前。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疫情过后,我们都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姜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