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
这位社区中医师有了成就感
2020
08/28十几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周振鹏,为解决住宿问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应聘了一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夜班工作。如今,作为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的一名医生,周振鹏一天接诊量最多时近百人,还有患者从北京赶来找他看病。
今年41岁的周振鹏来自衡水市故城县农村,专科学的是西医,后来又读了河北中医学院本科。
“当时没钱租房子,人家招聘夜班值班人员,有地方住,能解决住宿,就去了。”周振鹏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石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只上夜班。一个月工资几百元,勉强糊口。
2007年年初,周振鹏应聘成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刚上班时连属于自己的办公桌都没有,七八个医生挤在一个屋子里。看病的时候有一个长桌,医生坐里面,患者坐外面。”当时虽然办公条件简陋,可从农村走出来的周振鹏依然十分满足。然而由于年轻、资历浅,找他看病的患者甚少。
“当时单位库房只有不到100种中药材,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很多已经不能使用。”条件有限,周振鹏一个月才开出一两个方子。为了赢得患者的认可,周振鹏每逢患者有需要就会提着大包小包上门服务。“冬天晚上出诊用军大衣保暖,夏天夜里值班靠电风扇降温,刮风下雨,登梯爬楼,从来不觉得累。”一来二去,找他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2012年,石家庄市在市区4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国医堂,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其中之一。
“随着国医堂的成立,中药种类由原来的100种增加到三四百种。药材全了,开方子就方便多了。”周振鹏回忆,在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推动下,中心还引进了艾熏、电针、红外线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这都给基层中医医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条件。中药验方和中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国医堂渐渐成了热门诊室。
每天上班闻着淡淡的中药香,看着科室里络绎不绝的患者,周振鹏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作为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本领要全。“上门出诊时,遇到紧急情况,他要为患者插胃管、换尿管,因为技术娴熟,社区里的王大爷、冯大爷,每次换尿管点名找周振鹏,我们都开玩笑称老周为‘管工’。打针、输液,连护士的活儿他也干。”同事成欢说。
工作十几年,周振鹏在社区有了名气。时间长了,医患之间变得非常熟悉,周振鹏成了很多患者的精神寄托。家住联邦小区的张阿姨一跟老伴吵架,就找周振鹏诉苦。家住建行宿舍的王阿姨因为邻居去世一时难以接受,也找周振鹏聊聊。遇到这种情况,周振鹏一般不开方子,而是通过“话聊”从心理上宽慰患者。
近年来,河北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基层医护人员的收入明显提高。2012年,周振鹏在石家庄市买了一套小两居室,2017年他又通过贷款买了辆车,如今车贷已经还完。生活从大学毕业的一无所有,迈向了小康。
2013年,他被评为石家庄市“社区知名中医”,2018年被评为石家庄市“我最喜爱的社区医生”。在周振鹏700多个微信好友中有一半是患者,不少是铁杆“粉丝”。他还通过录制快手小视频普及健康知识,受到患者欢迎。
今年6月,国医堂增加了5张床位,床位总量达到15张,中药材种类近600种。老百姓对中医药越来越有信心,周振鹏的干劲儿也更足了。
责任编辑:姜丰华